上海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 | 华建集团Arcplus
阅读:9575 2021-08-19

640.webp.jpg

近日,由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担任设计总包上海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盛大启幕。作为引领未来设计趋势的标杆性酒店建筑,其坐落于“上海之鱼”奉贤区金海湖城市客厅,以“灵鲲跃金海”为设计灵感,取“千古奉贤钟灵汇,聚化鲲鹏跃海天”之意,预示奉贤的未来发展将飞跃直上。


项目概况


上海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位于奉贤新城“上海之鱼”的人工岛上,南、北、西三侧临水,东侧为博物馆,东北侧有一座桥与城市相接。基地南北长约100m,东西长约370m,用地面积39 889.6㎡。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建筑容积率不大于1.0。根据建设方要求,设计需达到五星级酒店标准及绿色建筑三星级以上标准,并能满足商务、度假、大型会议、庆典等功能要求。

640.webp (1).jpg
两条曲线及三个几何体有机组合的建筑造型

基地所在的“上海之鱼”串联起浦南运河和金汇港两条水街,塑造出“新江南水乡”景观风貌。作为“上海之鱼”中最重要的一座建筑物,将景观资源利用到极致同时又能与环境有机融合,是本项目设计中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

640.webp (2).jpg


地下一层平面图



总体设计


项目地块北侧更靠近人工湖的湖岸,视野中有较多的建筑;南侧及西侧为人工湖,视野较为开阔。设计将主要的车行道路组织在北侧;将景观视线和滨水步行道路设计在南侧,与场地南侧红线外的活动空间相结合。同时响应规划要求,在基地最东侧、与博物馆之间预留5 000㎡的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为广场及绿化带;在东侧和中部保留两条10m宽的连通道,对公众开放。

640.webp (3).jpg
一层平面图
640.webp (4).jpg

规划中将外部水景引入项目

建筑顺应地块,沿东西方向水平展开。东面结合广场和绿化布置为公共的会议中心,将对于私密性要求较高的酒店主楼布置在西侧。主楼地上4层,会议中心2层,总高度18m。总建筑面积约6.3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1万㎡,地下建筑面积2.2万㎡。

640.webp (5).jpg

二层平面图

640.webp (6).jpg
重复组合逻辑的客房立面

结合基地交通情况,客流从基地东北侧的连桥而来,进入基地后,则可直接在基地东侧的广场落客进入宴会会议的前厅;客房和餐饮的客人沿着北侧的湖滨车行道直达建筑西北侧的落客区,从而进入大堂。在湖滨车行道南侧、底层建筑的三个体量之间设置两条汽车坡道及非机动车坡道连通地下停车库。

640.webp (7).jpg

采用双层幕墙的会议中心

640.webp (8).jpg

临水建筑立面



空间概念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了湖水景观及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旨在打造基于用户体验的、引领未来趋势的酒店建筑。酒店的整体造型由顶部的两条蜿蜒的曲线及底部的三个几何体有机组合,既规避了狭长的地块带来的设计局限性,又打造了柔和、动感的建筑造型。主体建筑在和谐地融入周边自然环境的同时,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了整个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640.webp (9).jpg

建筑端头的9m悬挑

建筑设计摒弃了传统酒店的双廊客房的设计模式,打破了单一的、狭长的建筑体量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两条曲线造型,采用单廊客房与双廊客房相结合的平面布局,确保所有客房均享有湖水景观,并形成内部围合庭院空间,将自然采光及通风引入首层公共区域,充分利用弹性设计策略。
640.webp (10).jpg

大堂

640.webp (11).jpg

庭院空间

为打造最优的用户体验,设计团队在项目的规划中认真处理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人车分流、动静分离的规划策略。客流相对较大的会议功能被设置在基地的入口处,而酒店大堂则被布置在隐私性较强的内部区域,为酒店住客提供安静的入住体验。交通流线布局实现完全的人车分离,车行动线布局在基地的北面,南部空间为精心规划的步行系统。整体规划中将外部水景引入项目中,形成内外呼应的、一体化的水系景观,为用户打造不同层次的亲水开放空间。

640.webp (12).jpg

餐厅



技术难点


01

结构转换及大悬挑

客房采用的是标准化、重复的组合逻辑,而建筑体量的错动却带来了结构上的矛盾,原本上下可对位的空间变得无规律性可循。同时,建筑端头有9m悬挑,这给本应连贯的竖向结构带来了巨大挑战,导致多处空间存在斜向钢支撑。为解决这一矛盾,设计团队逐一核对每一处空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人形支撑与“Y”形支撑相结合,以避让出开门空间,并减小对净高的影响,同时在室内设计阶段根据钢支撑布置平面,创造出特色空间。
640.webp (13).jpg


剖面图
640.webp (14).jpg

剖面图


02

第五立面

设计充分考虑第五立面的效果。主楼屋顶小体量延续主体建筑体量逻辑,将屋顶天窗与室外设备统一集中布置。为了在18m建筑限高下实现纯粹、干净的体量效果,同时兼顾顶层走道标高,设计精细化地分析顶层综合管线的走向,将局部降板和管线组织结合设计。

640.webp (15).jpg

泳池


会议中心部分巧妙地利用屋顶的太阳能板来塑造第五立面。设计将太阳能板与屋顶设备上下分层设置,平板式的光伏板在平面布置和高度变化上都与建筑轮廓相呼应,塑造高级、简洁的鸟瞰效果。

640.webp (16).jpg

客房


03

幕墙设计

建筑造型多变,多处运用弧线。为了保证最终效果,设计用三维模型多点定位来控制双曲面的弧面造型,为幕墙设计、结构设计及相关机电设计提供了合理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会议中心采用双层幕墙,内侧为夹胶中空超白玻璃,外侧为穿孔铝板,有保温、节能、隔声等优点。主楼客房外立面采用装配式单元幕墙,有快速建造、环保节能等优点。

建筑专业杂志《当代建筑》于2021年6月刊及官微收录并报道由总院安仲宇、陆娴颖撰文的“ECADI | 上海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一文。未来,上海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将成为集中展示奉贤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的重要窗口,新的旅游打卡地标也将由此诞生。


640.webp (17).jpg

点击图片可跳转《当代建筑》完整媒体报道↑

©Eric Michael Johnson



项目档案

上海东方美谷JW万豪酒店 

项目地点:上海市奉贤区湖畔路399号

建设单位:上海协卓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文旅建筑 

计时间:2019年

建成时间:2020年  

用地面积:39 889.6㎡    

建筑面积:64 551.9㎡   

设计总包单位: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建筑设计单位:Gensler

项目负责人:安仲宇

设计团队: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曹丹青、安仲宇、陆娴颖、徐佳莹、王月露、邵骥骋、黄轲、龚佳烨、杨涵宇、李特艳

Gensler 

李晓梅、刘经彦、Jaime Gimeno、 崔铮、王东昱、舒帆、林彦辰、张桥

结构设计:朱莹、苏骏、周伟、季俊杰、汝蔺、王鹏志、张龙

机电设计:金大算、李洋、刘剑、蒋小易、史宇丰、刘悦、金敬飞、任建华、魏山力、杨一飞、李志高、徐瑞、何可青、刘俊迪、肖暾、陈其容、蔡增谊、华炜、王宜玮

幕墙顾问:陈峻、陈加佳、顾殷晶、刘德顺

室内设计:深圳市刘波室内设计有限公司(PLD)

图纸版权: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部分图片来源:Gensler

摄影师:Blackstation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