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新所二期/孙科别墅景观改造与设计 | 张唐景观
阅读:1124 2024-06-30

设计中的保留与更新

2019  —  2024 

Preservation & innovation in design


五年期间,在孙科别墅花园先行改造完成后,上生·新所二期景观设计的三轮设计、两次颠覆性的方案调整处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与历史保护性质的孙科别墅花园不同,上生·新所二期最初定位是现代的、与一期历史性风范甚至是成对比的,从建筑的整体风格、景观材料,比如一期的小料黄麻石材都不再延用。对于相同品质建造的、成对比风格的设计并置,成功案例有很多,应该说这个定位只是个选择,没有对错。但是项目后期因为造价原因,第二轮修改将石材被仿石材料[1]取代,植物的设计以物业可操作的成本和技术为标准,使用的是易修剪维护的常绿灌木,使得二期的景观风格形成了与一期极大的反差。第三轮的设计,业主决定重做方案,代价虽大,却让人庆幸——在上海城市中心这么重要的地方,景观必须要禁得起时间考验。

[1] 仿石材料单独看一块样品往往很像真的石头,但铺成一片的时候,没了天然石材暗含的肌理变化,无论在设计上怎样跳色、勾缝都很呆板。甚至在雨后,因为是同一块模具的重复,每块仿石的积水位置都是一样的,像是用图章复制的效果图。在目前的材料工艺水平下,非临时性景观需要慎用。

与一期铺装材料的过渡与衔接

周区位分析及场地概况


初始设计中,确定每个空间一个主题,是希望通过公共景观确定上生·新所二期的调性,比如现代经典,简约,可参与性。这个定位在实施过程中与后期使用产生矛盾,运维管理部门希望所有的景观最好都是空地,维护简单,方便举办活动(虽然广告公司对环境的二次加工往往令人发指);而未来入住的商家,也经常希望对外部空间有最多的使用权,在没有确定商户入驻、明确户外功能的情况下,景观设计往往一厢情愿或无所适从。所以,这是商业景观需要控制什么、可以控制什么、什么利益优先的权衡过程。随着与运营、物业之间的让渡博弈,加之强制条件的消防,景观空间的主题逐一取消(蕨类花园成为唯一保留的主题空间),地面铺装、与商户之间的植物设计成为主题。
管理者个人意志、大众需求、趋零的后期维护技术支持和低维护成本的植物设计,使得种植手法从一排排的绿篱向花园种植的方向转换的时候,面临私人(花园)与公共(景观)之间的先天矛盾和平衡。花园往往体现个人意志;面向公众的植物景观更多的是传递当前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比如生态多样性、低碳生活、社区共建等等。花花草草虽好看,物业管理部门却没有相对应的经费和技术人员做精细化的料理,上生·新所一期景观设计的花草,大部分被物业替换成了常年不变的黄杨和肾蕨,格外重要的视觉焦点处,被替换成一年生的季花。如果物业维持现有水平,二期的植物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稳定——控制夏天有冬天没(或反之)的花草数量(但好看、吸睛的往往属于这类——植物也需要更好的休息,才能有更好的绽放)。
打卡周末节假日丰富的热闹的集市


实践中继续推陈出新

孙科别墅花园/"城市地毯“/"东方摩登花园“

Back & forth in practice



孙科别墅花园

孙科别墅花园是在历史保护性质的花园建筑中的景观改造。在严格的材料、颜色、硬质面积、植物种类限制中,任何的设计必须和场地极度契合。微妙的道路曲线、树池大小、边界及覆盖物微坡、水景边界的简化、草本灌木的选择,都让古典更具现代性。孙科别墅花园景观改造在设计上的反复突破再收敛,在尊重历史与现代创新中的平衡,为上生·新所二期做出了铺垫。


孙科别墅花园施工过程及改造前现状态




“城市地毯



现在,让我们在新的设计诉求(保持和一期的连续性并有所创新)之上重新审视上生·新所二期的主题:
常规意义上代表上海石库门老弄堂的“花园里弄”是连续的狭长空间中交错变化的生活细节,而从上生原址到新所一期二期,整体风貌呈现出的都是另外一种肌理:大体量的公共建筑单体+大面积的城市生活广场。这为设计提供了另外的机会:在空间尺度上,二期的花园可以就是花园本身——将花园作为城市广场的大基调,花园不是点缀而是主体,不是走廊而是客厅。首先调整的是铺装系统,让铺装成为花园的组成部分。主题性铺装结合可变的花箱、灯具坐凳等布品,在原本无序的交通转换空间中剥离出可供停留的“城市地毯”,形成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特殊场景氛围,也为市集和艺展提供可能性。材质、尺寸经过几轮打样推敲才最终确认,一南一北的“城市地毯”和“迷宫花园”,与每栋建筑主题色相呼应的灰空间出入口、甚至连廊部分的材料铺装颜色,全部重新设计,让艺术化的铺装进入建筑灰空间并自带领域感,也成为人们辨别“花园”的隐藏特征。

“城市地毯

在渲染场景中进行不同天气、不同楼层视角下的综合推敲,提出实际建造中的控制性原则

 我们在办公室做了1:1的纸质铺装打印,研究色彩关系和大小比例

每一组花纹都经历了实体打样再到落地的过程

玉兰花园“地毯”跳色方式推敲

建筑连廊以及灰空间的水磨石“地毯”拼花推敲




精美的铺装与排水衔接依赖的是完美的竖向设计


初始方案中的大台阶灰空间是一座“漂浮花园”,高低错落地生态箱长满绿植,从挑空的顶面垂落。如今“绿色”的载体由植物变为铺装和装置,墨绿色水磨石砖、浅色木纹HPL板的结合提供了台阶、坐凳和吧台高度,地面层花园则从玻璃扶手透出。南入口灰空间的平地面的镜面水景由于地库顶板标高微差无法满足消防通道的限高而取消,二十六米的灰暗空间没有天光的亮色或植物的绿色。调整后的水景抬高至商业外摆位坐凳高以上,避开消防车道,仍然通过镜面水反光增加灰空间亮度,将南北两个绿色花园的倒影引入。

大台阶HPL坐凳部分详图


空中连廊


东侧入口玉兰花园有保留的巨大楝树与香樟,在原本的设计中,林下木平台将结合互动雕塑,成为多功能的城市舞台。互动装置取消后,巨大的苦楝和香樟树荫下宽大的木平台为临时搭建的活动、居民的日常使用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可能。由于现状土球的高度限制,平台与西侧的树池之间恰好形成了一个内聚的小空间,成为“溜娃地”的“婴儿停车场”;



“东方摩登花园”

植物景观层面,孙科别墅花园的改造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老上海风情的植物研究和学习机会。回望上海的近代花园别墅,那些被保留下来的要素其实也不止代表过去。适应上海气候的香樟、水杉(也是二期的基调树种)、广玉兰总是能够延续下来,成为“大树”,是因其乡土性;如今我们看起来很古典的整形绿篱、热带风格的棕榈等,反而是当时对新事物的实验与接纳(二期仍然使用了部分整形绿篱以及引种驯化良好的华南植物)。孙科别墅花园里,我们为广玉兰设计了巨大的树圈,给它的年龄和历史提供了厚实而朴素的基底。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延续的并不是某种风格,而是充分利用当代材料做在地设计的思路。在与业主方的几次讨论后,“东方摩登花园”的结构性特征逐渐显现:它注重城市记忆、多样化与故事性,应当有意识地选择华东乡土植物作为骨架,同时接纳新奇、有趣的园艺品种;适度留白,行走中展现出散点透视般的画卷感,注重东方审美对于草木神韵的捕捉,让植物能在合适的小环境中自然舒展开来。

与老小区之间的围墙边上种满了藤本月季


花园的建造过程其实有相当的偶然性:起初只是希望不用整形灌木球,以散生的桂花、蚊母树、八角金盘、十大功劳这类原生常绿树做中层骨架,实际上这里面还“混入”了各种各样的神奇植物:峨眉黄润楠、多花栀子、川西荚蒾、厚皮香、野黄桂……连廊中连续的垂吊植物也有疏密变化的节奏,最终呈现出的是熟悉之中又带有惊喜感的效果。城市地毯花箱中的合欢有轻盈的羽状复叶,可以柔化消防登高面的体量感;黄山松自带风骨,与置石相映成趣——这些都是随着施工推进、业主方赵欢对各种苗源(包括植物园、野生苗源等)探访的进程,与张唐景观的李艺琳、无尽夏的赵奕老师,一次次深夜讨论后做出的变更。

在原生与园艺之间寻找具有“新所气质”的植物组合

植物摆盆施工过程

业主方提议、设计师手写的植物插牌


水杉林下的“蕨类花园”是两次颠覆性调整中唯一稳定的存在,嵌入地形中几段的木桩是施工过程中折损的一棵乌桕,它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场地之中。
我们选择了十种不同叶形的蕨类植物来绘制排水篦子的镂空图案,实际蕨类花园中使用了近三十种蕨,比图案刻画的更多。有大型的胎生狗脊、薄盖双盖蕨、东方荚果蕨,中小型的红盖鳞毛蕨、贯众、紫萁、蜈蚣蕨,大部分是华东地区的适生蕨类,也有散斑竹根七、花葶薹草、白及等本土耐阴地被。在公共“花园”追求长效的诉求下,一、二年生草花和多年生落叶草本的使用非常克制,大部分的变化都由灌木和多年生常绿草本来完成。受到整体光照条件的限制,蕨类花园以外的大部分植物也必须是耐阴的(这也意味着花量少、容易糊成一整片暗绿),植物色彩、质感的搭配需要比常规场地更加细腻,在白绿色调的范围内做冷暖、明暗(深绿、浅绿、银边、金叶等)的对比变化,也会将大叶片与细长叶片相调和。


城市花园的意义

The significance of urban gardens



随着二期将安西路方向的入口打开,上生·新所的四个方向都可以步行进入,“园区”边界消失,开放的街区逐渐形成。北侧居民楼围墙前的带状绿地也被改建为口袋公园,落羽杉草坪(可供社区记忆展陈使用)与榉树广场(兼做临时车位)成为公共活动的保留地,也作为“绿色序曲”,将花园感延伸至延安西路。二期入口原本封闭的规则式绿篱取消,通透的林下广场可以自由穿越,也为城市家具的摆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上生·新所二期为城市公共景观提供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方向和案例,是城市花园与公共景观之间在社会、经济层面的平衡和探索(成功与否需要时间考验)。一方面,用单一的、最易维护的植物品种做公共绿化的方式是基于过去一些年的建设速度、资金、维护水平决定的,是亟待改变的;另一方面,种植、养护一个花园的代价又是非常高的(很多植物“绿手指”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和植物打交道对于他们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在缺乏公共资金持续投入的前提下,“城市花园”其实是个伪命题。近些年好的趋势是,越来越多专家学者推广的乡土植物(indigenous plants/native plants)、自发性生长植物(spontaneous plants)都是让园艺品种的花园植物素材向公共景观转变的有效手段

安西路人行道和一期新所入口的改造前状态


▲安西路口袋公园

其次,景观(landscape architecture)和花园(garden)处理的是不同的空间设计。植物在景观当中起的作用和花园是不一样的,被关注的尺度也不同。花园里的植物素材不能完全拷贝到公共景观里。观察一个景观空间,看的是建筑、地面、植物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植物是作为一个肌质整体被看待的,植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需要在这个整体基调下考虑。

在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里,特别是大部分的商业空间,经常需要脱颖而出的吸引商家客户,那么更需要在地的、独特的基调。这个整体氛围有时候通过重新组织空间,有时候通过特殊的地面铺装、互动装置或者植物。而最有效的其实是重新组织空间——打破常规的使用方法,创造特殊的空间体验——往往又最不容易被人觉察或意识到。一个好的空间设计做的不是视觉吸引,又因为不可能同时呈现好坏对比,结果就像一处清新的空气一样,没有雾霾同时做对比,很难让人对它产生感激(appreciate)。

▲2019-2024期间 ‍上生·新所的总平面图变化

‍‍‍‍

如果想要拥有一个美好生活,我们的关注点一定是日常。让健康美好的事物来到身边,才可能长效的、根本的改变无论环境还是社会问题。幸福指数的高低跟GDP没有关系,也不能依赖不断的制造fantasy——惊喜也好,梦幻也罢,带来的不过是精神内耗而已。希望上生·新所二期的景观,给大家带来的是更多的日常生活中的满足与幸福。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上生·新所二期/ 孙科别墅改造
项目委托   上海万科
项目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
项目面积   25000㎡
景观设计   张唐景观
景观施工   N2-N5 上海景域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N1 杭州滨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植物顾问   无尽夏景观设计事务所
泛光设计   bpi
标识设计   上海拾集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软装   杭州缔凡
项目摄影   朱侠 姚瑜 李艺琳 赵欢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