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院原创设计金港智荟园 |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1265 2024-06-21


全球高精尖产业汇聚,

每一次创造,都通往星辰大海。

金港智荟园一、二期总体鸟瞰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华建集团,简称上海院)原创设计金港智荟园一期、二期顺利全面开园。项目创造了一个集办公、研发、制造、展示与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智造产业园,为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规模化、综合性的产业研发基地,塑造临港新片区的创新智造园区标杆,同频世界科创森林门户。


 01 

“金港智荟”开山之石

金港智荟园是金桥集团立足临港的智慧产业园区系列品牌,致力于汇聚全球高精尖产业,打造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目前智荟园系列已经发展到第九期,本项目作为金港智荟园的开山之作,也是综合区启动的示范区,用地面积约8万㎡,用地规整,融合中试研发、标准厂房、总部办公、人才公寓、配套综合等多种功能,总建筑面积约16万㎡,分为一期和二期建设,由17栋建筑组成。

开放式园区以金港智荟园的“开山之石”作为入口引导


 02 

“产居一体”设计理念

园区形态的特质

园区设计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为布局理念,将具有对外展示功能的建筑以“试金石”的形象布局于总图的“激流”之中。

园区北侧朝洲德路充分打开,形成礼仪广场,开放式的组织模式取“海纳百川,招贤聚才”之意。总部办公作为园区标志性建筑,形态似船舰,朝着东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体现了金桥集团激流勇进的企业精神。

金桥临港总部大楼——企业之舟,迎风起航,驶入临港开发的激流浪潮中


功能融合的空间骨架

总部大楼、配套综合楼、小企业办公集群作为“试金石”,向南辐射,渗透,形成完整高效的功能布局。以此为核心,向东规划为中试研发区,向南布局生产厂房区,向西设置人才公寓。以融合产业和生活功能的复合型空间,落实产居一体的设计出发点。

配套综合楼位于园区中心,下沉广场连接地下空间,各区域人流都能风雨无阻地到达

项目并未刻意按照传统的水平和垂直划分功能区域,而是更注重人性化的动线设计。生产用房高效规整,总部办公和配套用房自由舒展;流畅的景观动线汇聚和引导人流,对洲德路形成开放的口袋公园,以拥抱之势展现园区形象。

入口处的建筑布局以拥抱之势展现海纳百川的公司形象


“标志性”建筑元素

立面设计以竖向线条为主,旨在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群体。


在追求统一性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功能特点,积极营造建筑的多样性。材质方面:铝板、玻璃和穿孔板组成多种材质搭配。这种竖向主导、多重质感的外立面系统使得每个功能建筑在视觉上既拥有独特的个性,又服从整体的序列。

西侧沿河立面体现出园区建筑形态的多样化

中试厂房设计了错落的建筑体块、多样的阳台和露台,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交流互动空间,立面采用窗墙体系+金属穿孔板装饰构件,整齐划一的构件包裹了整栋建筑,强化了建筑体量的雕塑感。构件之间为可开启的门扇窗扇,保证室内能自然通风采光,同时50厘米进深的金属构件也为室内提供了有效的遮阳。

硬朗的工业线条与景观曲线的搭配形成空间的开阔感和层次感

中试厂房窗墙体系穿孔板和玻璃相结合

生产厂房的建筑展示面较长,为了避免垂直排布的单调感,我们采用金桥企业色的穿孔装饰面板,使大面积的厂房建筑形态更加舒展。

“金桥红”穿孔板将建筑色彩与节能效果融为一体

人才公寓每户配置生活阳台,阳台和窗的错动分隔,空调外机则隐藏在竖向格栅后,分户墙用金桥红真石漆点缀,功能实用的同时也使外立面更富有韵律感。

公寓温暖的色彩和格栅相结合,实用且有韵律感

总部办公和配套服务区沿街设置,建筑和广场连续融为一体的流线形整体设计,营造出扬帆远航,破浪而行的园区氛围。裙房顶部结合屋面线条设计一处绿坡式的休闲花园,为员工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休息空间。建筑立面用银灰色的线条铝板和蓝灰色玻璃窗,以渐变式的方法布局,形成充满序列感的流线造型,使企业对外展示面更加鲜明生动。

总部办公楼

总部办公楼

沿洲德路布局自由小企业办公集群

屋顶花园


 03 

“空间赋能”的弹性

“高适配、可生长”是适应新兴企业需求的核心要素,项目提供了灵活弹性的空间划分方案。总体设计层面丰富单栋厂房规模梯度、建筑内租售分割提供弹性拆分单元,适应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的高端制造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项目租售率很理想,也是设计智慧和开发者远见卓识同频共振的成果。

园区日景

园区夜景


 04 

“双向奔赴”向未来

随着上海金港在临港综合区的加速开发,昔日的东海滩涂,正迸发出强烈的生命力。


项目设计全过程与临港综合区42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的浪潮同步,借力于临港的发展之路,成为建设开发和创新设计的双向奔赴


上海·金港智荟园

建设单位:上海金桥临港综合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临港综合产业片区

用地面积: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竣工时间:2023年12月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设计总负责:刘江黎、曾富全

方案主创:李冬芸

方案设计:雷俊、李卓

建筑设计:陆柏亘、崔鲁燕

结构设计:沈磊、张毅、程茂辉、朱大伟、梁远顺

暖通设计:李玲燕、仇书烨、高永平

给排水设计:戴军、史苏丹、蒋遥遥

电气设计:潘剑、彭丹、陈鹏

景观设计:杨田、燕艳丽、李倩楠、瞿昕伊

幕墙专项:李海明、朱太喜

BIM专项:李波


摄影:胡义杰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