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狮山金融创新中心 | 日清设计
阅读:1576 2024-06-04

苏州狮山金融创新中心

ShiShan Financial Innovation Center


江苏,苏州

Suzhou, Jiangsu

PREFACE

前言

狮山金融创新中心位于苏州市高新区滨河路东、竹园路北,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项目以“大运河、小外滩”为定位,旨在打造一个集金融办公、金融商业、特色商业、长租公寓和高端住宅于一体的TOD复合型金融街区。

项目的设计理念汲取了大运河的流动精神,与 “以街连城”的规划理念相得益彰,构建了一幅流动的画卷,既是对传统金融文化的致敬,亦是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深刻洞察。这里,不仅仅是金融交易的场所,更是文化与情感交融的空间。

△ 城更TOD的构想

△ 流动的脉络


连续城市空间的激活——“手”

△ 新老界面的对话

在城市肌理的交织点,我们巧妙地植入了一件艺术装置,一座巨大的“手”形雕塑,它巧妙地串联起内外部的金融界面与繁忙的地铁站点通道,不仅标示了商业与交通的交会点,更象征着多元业态间的和谐共生,邀请行人驻足、互动,从而增强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 “合掌”相对的街角

这座雕塑作品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激活了城市的脉搏,赋予了空间以生命力。它如同一位优雅的指挥家,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步伐,将他们带入这个充满活力的街区。

△ 相得益彰的构成

△ 雕塑细节

其设计灵感源于对历史与现代的双重尊重,旨在唤起古老运河与新兴金融之间的对话,预示着在这个不断进化的环境中,我们将重新定义街区的功能与美学,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在这里,每个角落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个触碰都充满了故事。

△ 张弛有度的形态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不仅仅是在创造一个地标,我们在编织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正是我们对“以街连城”的设想,一个充满活力、持续演变的城市空间,它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画龙点睛的核心空间——“心”

△ 以街连城的布局

在项目设计之初的构想中,“金融芯”作为核心空间,扮演着画龙点睛的角色。它巧妙地位于地上与地下双街区的“C位”,其周边景观借鉴了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创造出上上下下的多维框景,使得每一次穿梭其间都成为一次全新的探索之旅。

△ 午后的松弛感

△ 传统园林的拓扑

这一设计不仅为快闪店和展览活动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展示舞台,而且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位置,成为了整个街区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是一个商业的聚集地,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创意的孵化器,一个公众参与的舞台。

△ 纳凉的市民

△ 金融芯室内



城市更新中的TOD模型探索

△ 设计剖面图

在城市更新中,大运河边上的双轨TOD项目标志着一种对城市发展新模式的探索。它巧妙地将古代的通商文化与现代金融桥头堡的概念相结合,塑造了一个港湾般的新型城市空间。

△ 景观绿谷

△ 松弛的氛围

我们并非仅仅聚焦于高效的交通导向发展模式,而是在其中注入了更多对于日常生活和松弛氛围的考量。它不仅是一场冷冽的金融交易之地,更是一个温暖的生活场景,一处松弛的休憩之所。

△ 下沉广场

△ 中央广场

我们试图通过设计传达一种平衡,一种在都市繁华中寻找一片宁静的可能性。这样的设计,是对传统TOD概念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对城市功能与环境的重新解构。TOD模型在此得到了全新的诠释,它不再只是交通枢纽,而是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静谧与繁华的纽带。

△ 塔楼一角

△ 塔楼入口

△ 裙房一角

通过对地上地下空间的细致雕琢,以及对垂直空间的精心布局,我们创造了多层次的城市界面,在这里,步行者可以在现代金融的脉动中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感受大运河的悠扬气息。这种设计策略不仅优化了交通流线,更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品质,使得每一次停留都成为一次心灵的触动。

△ 金融芯广场

△ 原展示中心

△ 塔楼仰视

此外,项目中的逸衡酒店、雅诗阁公寓和住宅等多业态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城市更新中的TOD新模式,使其更加稳定和多样。

△ 酒店入口

△ 外街一角

△ 长租公寓

△ 一期住宅



写在最后

我们的设计哲学在于创造一个既服务于日常通勤,又能激发城市活力的节点,一个既能反映大运河历史文化,又能展现现代都市风貌的地标。通过这种模式,我们期望能够实现城市功能的无缝对接,交通的高效转换,以及文化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城市空间的和谐共生。这是一个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全新尝试,一个将古典韵味与现代节奏融为一体的典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的实践。

在这里,每一次的停留,每一次的交流,都会多一分打开“大运河·小外滩”的密码,能让人体会到那份源自设计的热情与匠心。



工程档案

项目名称 | 苏州狮山金融创新中心

项目位置 | 苏州市高新区运河路西、竹园路北

建筑面积 | 72万㎡

业主单位 | 新高融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苏高新&融创联合成立)

建筑设计 | 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负责 | 吴笛

设计团队 | 马锐 雷磊 马大伟 陈炯鹏 付忠国 薛嵋月

景观设计 | 香港贝尔高林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 |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幕墙设计 | 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摄影 | 远洋

设计时间 | 2018年

竣工时间 | 2023年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