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北站汇德大厦 | 同济设计TJAD
阅读:1193 2024-05-16



2014年,同济设计集团与德国HPP建筑事务所携手,从国内外众多顶级设计机构竞赛里脱颖而出,成功中标深圳北站汇德大厦。作为深圳最大铁路枢纽——深圳北站的超级综合体,项目于2020年竣工并于同年投入使用,成为深圳北站门户CBD的地标性建筑。


此项目已荣获2023年上海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公共建筑类二等奖、2021年MUSE缪斯设计奖金奖、2021年IDA Awards荣誉奖、2021年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九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龙华新区深圳北站CBD商务中心区西侧,用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周边环绕四条铁路线、三条轨道交通,以及大量公交、出租车等重要交通资源;项目与北站无缝连接,在整合城市功能、空间、交通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不到2公顷的地块中,高强度集合甲级写字楼、高品质酒店、商业配套、城市公寓等多业态,裙房提供大面积架空开放空间,模糊与高铁枢纽的边界;积极探索基于铁路枢纽的城市空间高效利用,打造深圳门户新地标。


 建筑整体鸟瞰


11度的生长:通天塔

城市道路与基地本身呈11度的夹角关系,设计将塔楼低区与北站界面平行,在人视尺度以更加亲和的姿态欢迎八方来客;随着高度抬升,结合每个避难层进行11度的逐级切角,在高区与城市道路平行,增加面向城市的展示性。塔楼体量从下往上,由一层的2400平方米分4级向上过渡到顶层的1600平方米,充分满足下部办公功能和上部酒店功能对空间进深的不同需求。建筑层层旋转向上、呈现通天塔的姿态,成为深圳北站门户的城市名片,增强城市的可辨识度和归属感。


 空间布局与形态生成

 建筑与北站和城市道路关系

 通天塔:塔象征人类初级阶段对高度和天空的向往,本项目塔楼结合城市道路角度螺旋上升的理念由来。


垂直城市,站城一体

以交通为导向的综合体在垂直方向展开多种功能,连接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这座拥有空中花园的建筑。主体为一座258米高的甲级写字楼和高品质酒店,以及一座100米高的酒店式公寓。两座建筑与36米高的商业裙房相连,形成融合商务办公、购物中心、文娱餐饮、居住、酒店、会议展览的高达数百米的“多维垂直城市”。


 交通导向背景下的的城市综合体


通过开放公共空间实现城市功能与交通枢纽融合发展。两层平台实现与北站枢纽平台无缝对接,以“站城一体”作为设计理念,成为国内在大型交通枢纽与超高层建筑整合设计的代表性探索,充分体现深圳对于土地资源和公共交通的精细化利用。


通过立体交通组织实现人、货、车多重流线有序分离。地面层解决主要车行和不同功能的下落客需求,群房底层局部挑空设置城市广场,形成地块入口。商业群房呈U形布置,并朝北站东广场完全打开,二、三层平台跨越城市道路,与北站相连,使得城市综合体成为北站功能的自然延伸。三层平台设置大量骑楼和架空空间,成为高铁平台到超高层建筑之间的自然过渡。


 建筑鸟瞰

 站城一体化设计


在不同高度的公共空间中布置的立体水景、植被和城市小品,使这里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阳台。像榕树一样的标志性支撑结构展示出城市公共空间的所在,更为开敞;具有强烈符号感的建筑语言使整个空间充满激情,自然仿生的形态更突显整个项目的身份。


 裙房树形柱

 北侧民塘路街景

 酒店入口


空中花园

塔楼在竖向上分为5个区,在每个区的首层逐段旋转收分,在不同的楼层形成“空中花园”,提供停留与交流区域的跨层共享空间,并兼做酒店电梯换乘大堂。同时,在不同的高度和朝向上分别呼应了周边城市重要节点和景观,从这里可以眺望到南部的亚寄山,北部的龙华新区,东部的南山,以及西部的长岭陂水库。从而形成多维度的空中“生态客厅”,人们可以在内促膝交谈、饱览美景。


 不同方向的空中花园


在结构设计方面,该项目展现出了高度的创新性和专业性。针对三角形中庭空间特点和建筑形态需求,结构设计师大胆选用大倾角斜柱转换方案。中庭斜柱倾斜角最终达到23度,成就超高层建筑设计史上竖向结构的超大角度,实现了结构形式与建筑形态一体相融的美学体验。


 三角形中庭室外

 三角形中庭室内最大倾斜角23度


结语

每一个高铁枢纽,都走出一座世界封面,每一座城市背后,都有一扇世界之门。


汇德大厦作为深圳门户枢纽的城市综合体,植根于项目特殊地址和在地资源,通过多功能的高密度整合以及多维度公共空间的塑造,以垂直城市·空中花园之态,立足北站CBD,开深圳之门,带来区域升级的同时,将开启新的枢纽时代。


 航拍图建筑与北站交相辉映


技术图纸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办公层平面图(左图)、酒店层平面图(右图)

 剖面图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深圳北站汇德大厦

建筑地点:深圳市

设计时间:2014年

建成时间:2020年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亨派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HPP)

设计团队:

项目总负责及主创:曾群、Jens Kump(HPP)

建筑设计:

TJAD:陈果、辛胤庆、任少峰、钱文华、唐荣浩、李海旭、郑文涛、王其光、申鹏

HPP :余炜、刘秉轶、薛燕、马云鹤、Matthew Rosser、连蔚杉、王周辉、马越、Niek Slijkerman等

结构设计:万月荣、许晓梁、吴宏磊、洪文明、李振国、钟毓仁、郑超毅、戴嘉琦、宾志强、耿柳珣、李旭

给排水设计:施锦岳、杜文华、王文清、黄志东

暖通设计:刘毅、周谨、邵华厦、叶耀蔚、皮英俊、吴佳菲

电气设计:包顺强、李志平、谢文黎、唐平、陈水顺、姜宁、谷屹岩、张其松、尤文捷

建设单位: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项管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章鱼见筑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