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提出,刺激了许多新事物的出现,其中包括了田园综合体规划,而它们的出现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是指综合化发展产业和跨越化利用农村资产,是当前乡村发展代表创新突破的思维模式。本文针对田园综合体规划这一主体进行了相关阐述,从概念、规划层面以及规划建设内容出发。


一、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旅游推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二、田园综合体规划的三个层面


1、区域统筹层面:针对于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从生态环境、村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实施综合规划设计,以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及城郊地区和连片乡村区域的农民创业增收。形成城乡统筹、融合联动发展。


2、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以农业科技作为推进基础,提出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以此来确定产业集群以及产业链的延伸打造,增强农业科技引领和持续发展动能。


3、城乡发展层面:结合城乡发展需求,特色小镇与宜居环境建设、休闲旅游产业部类,打造形成城乡支持、生态绿色的综合活力型发展平台。


三、田园综合体如何规划?


首先,融合化发展农业产业,即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的打造,选取区域内的特色农业来打造全产业链(种植、生产、销售、研发)+产业链延伸(农业休闲旅游,创意农业等)。这就要求区域内存在十分突出的特色农业,并且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


其次,跨界、跨区域利用农村资产,侧重点是乡村资源的文旅化,比如乡村民宿、农耕民俗文化展示/体验馆、名人故居、古村落,以及传统民俗的节庆、表演作为旅游吸引物等等。这一点则要求区域内具有比较丰厚的人文底蕴,或是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亦可。


综合以上,可以落实到如下内容:


重点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


夯实基础


完善生产体系的发展条件。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完善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条件。


突出特色


打造涉农产业体系发展平台。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强化品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产业体系。


创业创新


培育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动能。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增加农业效益。


绿色发展


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


四、结语


人类生于“田园”,最终也会回归于“田园”。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田园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才出现了城市,人们在追求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之后,渐渐地意识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于是出现了“农家乐”、“农村生活体验”等形式。这说明了田园是无法被磨灭的存在,我们最终的归宿也终将是“田园”。


田园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存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城市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惦记着农村的发展与规划,让农村也可以和城市一样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