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 1 

一个“城市局外人”的切身感言

庚子年伊始,一场与病毒的拉锯战悄然打响。规划设计院的马工在老家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疫情期间,我一直待在老家京山,感受到了封闭下的乡村与城市的显著不同。刚回村,村组统计员就上门询问了我的情况。最初家家户户房门紧闭,紧张和不安笼罩着村子。随着镇村各项防疫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电话回访、体温监测、防疫宣传、健康打卡、物资代购等工作陆续展开,乡亲们的恐慌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

村委会不仅联系了鱼塘承包户、农业园和大米加工厂负责人,保证大家的食物供应;还帮忙采购药品和其他物资,保障日常生活需求。村里的广电、宽带、自来水、路灯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每天还有专人进行垃圾清运。生活一切如常。
每当看到新闻中因为小区封闭而被困在家中的市民,每天操心着食物和口罩,我就感慨脚下还有一块可以依靠的土地,头顶还有一片可以仰望的星空。作为一名规划师,我也对城市与乡村有了更多的思考,开始分析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乡村能够为城市提供什么样的支撑和帮助?
——规划设计院 马丹华

640.webp.jpg

京山市三阳镇

POINT 2

疫情困境下乡村展现的"高地"与"洼地"

乡村是中国社会安全的保险阀、化解危机的蓄水池、城市稳定的大后方。相较于城市高度聚集而衍生的防疫困境,乡村在面对疫情时具有一定的防控优势。乡村布局分散、人口密度较小、个体规模有限,短时间内能很好地自给自足,具有较强的封闭能力和疫情防控能力。同时乡村是熟人社会,容易形成互相照顾、互相监督的管理模式。

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要素流动和相互依赖性逐渐增强,乡村在疫情防控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人口流动规模大、范围广,增加了防控工作难度。疫情爆发期叠加春节返乡高峰,客观上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大量返乡人口长时间封闭、隔离也容易产生家庭问题,如家庭结构膨胀带来的内部矛盾、就医困难、生活物品和防疫物资短缺,还会导致儿童教育缺位、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

乡村治理体系弱、管控差,提高了危机响应难度。由于乡村自治管理特征和独特土地管理模式,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相对落后,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不足,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疫情防控力度。

乡村产业基础差、协同弱,导致了产业后劲不足。由于乡村就业岗位匮乏,产业发展乏力,导致大量人才流向城市。而疫情导致城市停工停产,直接影响了城市就业,甚至造成农村务工人员结构性失业。如果无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无疑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压力。

乡村配套设施不足、欠账多,降低了乡村吸引能力。乡村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医疗卫生设施严重不足,虽短期内可实现自给自足,却很难面对长期的危机挑战。

POINT 3

未来的乡村规划依然大有可为

怎样去建设我们的乡村?应从规划者的角度去思考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求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再塑乡村发展的高光时刻。

引入人口普查和管控新方法。在本次疫情中,乡村居民信息与“四类”人员统计、疫情情况发布与相关不实信息辟谣等在初期没有得到及时的响应。镇村各级组织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家庭信息和迁移人口登记制度,掌握人口与区域分布关系,加强对人口流动的监控,维护乡村社会的稳定。

建立乡村治理和管理新模式。倡导乡贤回乡创业,将产业、技术、经验带到乡村,参与乡村管理建设;建议对疫情期间治理有效的先进村组进行表彰奖励、宣讲推广,提高乡镇管理者的上升通道和福利待遇;组织实务培训,引进先进的乡村管理和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乡村信息化水平,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激发乡村产业和增长新动能。我们以往做的乡村规划强调空间和用地,忽视了对产业的引导实施。今后的乡村规划应分析乡镇发展潜力,利用优势和产业特色,激发乡村产业作为“能量池”的造血作用。同时,加强对“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产与供给,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具有自身特征的产业体系。这也是后疫情时代乡村产业的发展趋势。

——后疫情时代的乡村产业发展引导

后疫情时代,绿色健康将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在《蔡甸区嵩阳大道示范带产业规划》中,规划建立以特色农产品和健康休闲为主的核心产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乡村电商、文创网红等配套和衍生产业;以总体布局——片区引导——重点项目为线索,以特色塑品牌,以项目库促实施,改变单一的产业发展结构和模式,吸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种提倡绿色生态、回归田园的生活理念在后疫情时代将是乡村产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640.webp (1).jpg

蔡甸区嵩阳大道示范带产业规划·规划思路
640.webp (2).jpg蔡甸区嵩阳大道示范带产业规划·规划分析

优化乡村环境和设施新举措。乡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要“补短板”和“还旧账”,加大整治力度,将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蓝天绿水保卫战、秸秆回收利用、农田水利、电信网络等措施做深做细;完善乡村医疗卫生设施,提升镇村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树立绿色发展典型,修复乡村受损的生态景观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观和“两山理论”在乡村的实施。

——后疫情时代的乡村人居环境和设施建设
疫情中暴露出的基础设施短板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蔡甸玉贤·中国园艺小镇概念规划》中,以玉贤街园艺特色小镇为核心,以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实施玉贤街集镇的立面微改造、水电燃气及垃圾处理等设施再升级、104省道沿线的景观风貌大提升、苗木废弃物处理厂新设置等,补齐了乡村建设的设施短板和历史欠账,为乡村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后疫情时代,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景观风貌改造将掀起美丽乡村建设新高潮。

640.webp (3).jpg

蔡甸玉贤·中国园艺小镇概念规划·设计理念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蔡甸玉贤·中国园艺小镇概念规划·滚水坝与水生植物效果 

振兴乡村文化和精神新思维。党员干部要树立休闲娱乐新观念,移风易俗,向城市看齐,通过讲好新故事、树立新家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乡村文化创客、创业和创新者充分交流,对本地文化进行创新演绎,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最终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春天已经到来,疫情即将过去。经历这次疫情的淬炼,乡村规划建设将求“思”寻“变”,乡村发展将迈向新的高度,健康的乡村必将成为城市最稳固的后方。


  相关推荐

资 讯 概 况
  • 手机扫码分享